RhinoShield Asia x 梵高博物馆虚拟之旅



如果我们不敢掌控一切,生活将会怎样?
– 文森特·梵高写给他弟弟提奥,1881年12月29日


欢迎来到梵高博物馆虚拟之旅!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全新系列藏品背后的灵感,并带您探索文森特·梵高的世界和艺术之旅的一小部分。


通过RhinoShield x 梵高博物馆系列,我们希望鼓励每个人都像梵高一样拥有“勇于尝试一切”的勇气。为了传达这一理念,我们甄选了风格各异的作品,分别代表他职业生涯中的三个重要节点。

通过这个系列,我们可以观察到他的标志性风格是如何通过他对不同技术的多次尝试和实验而形成的。

文森特·梵高的一生

文森特·梵高(1853-1890)是荷兰历史上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他作为艺术家的活跃时间只有十年:从1880年到1890年去世。

由于巨大的热情,梵高在那十年里创作了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大约 850 幅油画和 1300 多幅素描被保存下来,还有大量的水彩画、石版画和书信中的素描。
梵高一生中,给他的弟弟提奥以及其他家人和朋友写了数百封信。对他来说,这些信件是重要的沟通方式,也是他情感的宣泄口。如今,我们对梵高的生活、背景以及他的阅读、见闻和思想的了解,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他自己的“传记”:他的信件。

作为一名画家,他基本上是自学成才。在教科书、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艺术学院的几堂课、参观博物馆以及艺术家朋友的建议的帮助下,他自学了这门技艺。接触法国现代艺术运动的经历激励他进行实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运用富有表现力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这种风格激励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

梵高去世后,人们对这位艺术家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他戏剧性的人生故事也同样令人着迷:他不幸的恋情、他明显不被认可、他的疾病以及他的自杀。

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该系列中的一些设计包括与主要艺术品一起展示的小型肖像或代表性绘画,以展示梵高作为艺术家的范围,以及他不断努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当前的自我。

“人们常说——我非常愿意相信——了解自己很难——但描绘自己也不容易。” ——文森特·梵高在1889年9月5日写给弟弟提奥的信

戴灰毡帽的自画像

梵高在1887-88年的冬天创作了这幅自画像,当时他已经在巴黎待了将近两年。从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学习了点彩派的技巧,并以自己独创的方式运用。他将颜料的短条纹涂在不同的方向上。这些短条纹沿着梵高头部的轮廓,形成了一种光晕。这幅画也是梵高在巴黎最大胆的色彩实验之一。他用长笔触将互补色并排放置:背景是蓝色和橙色,胡须和眼睛是红色和绿色。这些颜色相互增强。红色颜料已经褪色,所以紫色的笔触现在变成了蓝色,这意味着与黄色的对比度不那么强烈。

妓女(模仿艾森)

梵高以日本画家惠西英仙(Keisai Eisen)的木刻版画为蓝本创作了这幅画。这幅版画曾于1886年在《巴黎画报》杂志的封面上重现。梵高使用网格复制并放大了画中的日本人物。他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大胆的轮廓,仿佛是木刻版画。从女子的发型和系在和服前而非后方的腰带(obi)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妓女。梵高用一个池塘框住了她,池塘里种满了睡莲、竹子、仙鹤和青蛙。这一场景蕴含着深意:grue(仙鹤)和grenouille(青蛙)在法语俚语中意为“妓女”。

骷髅头与燃烧的香烟


这幅嘴里叼着一根点燃香烟的骷髅画,纯属幼稚的玩笑。梵高于1886年初创作了这幅画,当时他正在安特卫普艺术学院学习。这幅画表明他对解剖学有着深厚的造诣。画骷髅是学院的常规练习,但绘画却不属于课程内容。这幅画作的创作时间,应该是在课间或课后。

颅骨

头骨是单色的,但梵高却用多种颜色来画这幅头骨。他能用这种方式描绘出一幅令人信服的头骨图像吗?这似乎是梵高在创作这幅色彩研究时心中的疑问。他用厚厚的白色颜料以锯齿状在头骨上涂抹,以营造头骨闪亮的表面。

雨中的桥(仿歌川广重)

梵高非常欣赏日本木刻版画的鲜艳色彩和独特的构图。他以著名画家歌川广重的一幅版画为蓝本,创作了这幅描绘雨中桥梁的画作。然而,梵高将色彩运用得比原作更加浓烈。这幅作品的画布尺寸为标准尺寸。为了保持原作的比例,他留下了边框,并用从其他版画中复制的日文字符进行填充。

粉红桃树

梵高在抵达法国阿尔勒的最初几周里画了许多果园。这幅画还有一幅更早的、几乎完全相同的版本,梵高一气呵成地完成了它。“我在果园的露天画了一幅20号画布——耕过的丁香花田,芦苇篱笆——两棵粉色的桃树映衬着绚丽的蓝白天空。这可能是我画过的最好的风景画。”他写道。回家后,他看到了他的叔父安东·莫夫(1838-1888)的讣告。莫夫是一位著名的画家,梵高曾师从他。他将这幅处女作献给了莫夫,后来又创作了这幅新版本寄给了提奥。

向日葵

梵高的向日葵画作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些作品创作于1888年和1889年,创作于法国南部的阿尔勒。文森特一共创作了五幅大型画布,画中向日葵插在花瓶中,只使用了三种深浅不一的黄色,“没有其他任何颜色”。通过这种方式,他证明了用单一颜色创作出一幅具有多种变化的图像,却丝毫不减其优美的意境。向日葵画作对梵高来说意义非凡:他写道,它们传达了“感激之情”。他将前两幅向日葵画作挂在朋友、画家保罗·高更的房间里,后者曾来黄房子和他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高更对这些向日葵印象深刻,认为它们“完全符合文森特的风格”。在朋友入住期间,梵高已经创作了一个新版本,高更后来要求梵高赠送一幅,但文森特不愿赠送。然而,他后来制作了两份散落的副本,其中一份现在在梵高博物馆。

杏花

杏花设计

像这样在蓝天映衬下绽放的繁茂枝叶是梵高最钟爱的题材之一。杏树在早春绽放,象征着新生。梵高从日本版画中借鉴了杏树的主题、大胆的轮廓以及杏树在画面中的位置。这幅画是梵高送给哥哥西奥和嫂子乔的礼物,当时他们刚生下一个儿子,名叫文森特·威廉。在信中,西奥写道:“正如我们所说的,我们会以你的名字给他命名,我希望他能像你一样坚定勇敢。” 不出所料,这幅作品一直深植于梵高家族的心中。文森特·威廉后来创立了梵高博物馆。

鸢尾花

梵高在圣雷米精神病院创作了这幅静物画。对他来说,这幅画主要是对色彩的研究。他力求营造强烈的色彩对比。他将紫色的花朵置于黄色背景之上,使装饰性图案更加鲜明。鸢尾花原本是紫色的,但随着红色颜料的褪色,它们变成了蓝色。梵高以这束花为主题创作了两幅画。在另一幅静物画中,他将紫色、粉色与绿色进行了对比。

麦田群鸦

《麦田群鸦》是梵高最著名的画作之一。人们常说这是他的最后一幅作品。阴沉的天空、乌鸦和死胡同,都暗示着他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但这只是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事实上,在这幅画之后,他还创作了其他几幅作品。梵高确实希望他笔下暴风雨天空下的麦田能够表达“悲伤、极度孤独”,但同时,他也想展现他所认为的“乡村的健康和令人振奋之处”。梵高在这幅画中运用了强烈的色彩组合:蓝色的天空与黄橙色的麦田形成鲜明对比,而小路的红色则因绿草的映衬而更加鲜明。

文森特·梵高眼中的世界

文森特·梵高是一位后印象派画家,他的作品对20世纪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艺术历程中,他汲取各种影响,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创作出极具创新性的艺术作品,涵盖了从事简单工作的劳动者肖像、日常物品以及风景画等。

通过不同的视角介绍这位传奇艺术家,我们的 RHINOSHIELD x 梵高博物馆合作的第二波旨在通过文森特梵高的眼光向世界展示,通过精选的作品展示他的日常生活和风景场景,以及莫奈、勒佩尔、北斋和歌川广重的画作,这些人对他的艺术和他描绘所见事物的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马特:风车和分配地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在巴黎,梵高经常描绘蒙马特山上风景如画的风车。在他那个年代,蒙马特仍然是一片半乡村地区,遍布着私家花园和农场。梵高希望这个主题能够畅销。他从法国当代艺术中汲取了清新纯净的色彩——田野的白色和棚屋的亮蓝色。为了在这幅风景画中呈现阳光,梵高使用了高度稀释的油彩,营造出一种半透明、哑光的效果。他选择了一块形状独特的细长画布,营造出一种类似广角镜头的效果。小径和花园呈扇形展开,将我们的目光引向地平线。

水边翠鸟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这幅翠鸟栖息在水边,觅食。梵高曾画过一幅翠鸟画像,至今仍保存完好。将这幅画与画像中的翠鸟画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一些差异。梵高在画中将翠鸟的尾巴画得略长,可能是为了与高耸的喙保持平衡。他还为翠鸟画上了脚——当翠鸟栖息在芦苇茎上时,脚非常有用。翠鸟鲜艳的蓝色羽毛在这里显得有些暗淡。

玻璃杯中的杏花枝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一条红线将画面分割开来。梵高也用同样的红色来标记这幅描绘一枝杏花的小画。杏树是春天最早开花的树。梵高抵达法国阿尔勒时,地上仍覆盖着积雪。一周多后的3月2日,他写信给弟弟:“这里霜冻很严重,乡下仍然积雪——我画了一幅以城镇为背景的白色风景画。之后,我又画了两幅杏树枝头的小画,尽管如此,它还是开了花。” 此后,梵高开始创作一系列描绘开花果园的大型画作:杏树、桃树、李树和梨树。

Les Saintes-Maries-de-la-Mer 附近的海景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从颜料层中发现的沙粒,我们可以看出梵高是在海滩上创作这幅海景画的。这幅画作创作于他从法国南部阿尔勒出发,途经圣玛丽德拉梅尔渔村时。除了用大胆的笔触在画布上涂抹的蓝白色外,他还用绿色和黄色描绘了波浪。他用调色刀涂抹这些颜色,巧妙地捕捉了光线透过波浪的效果。梵高对地中海的色彩充满热情。 他写道:“地中海的颜色像鲭鱼一样,换句话说,它不断变化——你无法确定它是绿色还是紫色——你无法确定它是蓝色——因为一秒钟之后,它不断变化的倒影就变成了粉色或灰色。” 鲜红色的签名被置于前景的显著位置:它意在“点缀在绿色之中”。

收获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在这幅描绘法国南部阿尔勒周围平坦景色的画作中,你几乎可以感受到干燥和炎热。梵高将天空的湛蓝与土地的黄绿色调相结合,捕捉夏日的氛围。他曾在烈日下连续数日在麦田里劳作。这是他极其高产的时期,在短短一周多的时间里,他完成了十幅油画和五幅素描,直到一场暴风雨结束了收获的季节。梵高想要展现农民在土地上的生活和劳作——这是他艺术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并描绘了收获的几个阶段。我们看到一片割了一半的麦田、梯子和几辆马车。一位收割者在背景中忙碌,因此他将这幅作品命名为《收获》。梵高认为这是他最成功的画作之一, 他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写道:“这幅画绝对胜过其他一切。”

Les Saintes-Maries-de-la-Mer 海滩上的渔船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你能看出为什么这些渔船看起来略显不真实吗?与沙滩不规则的表面相比,它们的画法过于平面化。这些船由均匀的色块和清晰的轮廓构成。此外,它们不会在沙滩上投下阴影。梵高从他收藏的日本版画中熟悉这些风格元素。梵高原本更希望在海滩上创作这幅画,但他无法做到,因为渔民们每天清晨很早就出海了。不过,他确实在那里画了这些船,后来又在家里创作了这幅画。

黄房子(街道)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1888年5月,梵高在法国南部阿尔勒的拉马丁广场租了一套房子,租了四个房间。这幅描绘广场的画作中,绿色的百叶窗展现了他居住的地方。搬进“黄房子”后不久,他给提奥寄去了一幅画作的描述和草图:“这些黄色的房子沐浴在阳光下,蓝色的清新无比,美得令人惊叹。” 这幅被梵高称为“街道”的作品记录了艺术家当时的生活环境:他经常在左边的餐厅吃饭,而他的朋友——邮递员约瑟夫·鲁林的家就在第二座铁路桥的另一边。文森特终于在黄房子里找到了一个地方,不仅可以作画,还可以招待朋友们。他计划把这栋黄色的街角建筑改造成艺术家之家,让志同道合的画家们可以在这里共同生活和创作。

罗纳河上的星夜素描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这是著名画作《罗纳河上的星夜》的草图,它附在文森特·梵高写给欧仁·博赫的一封信中,它原本是梵高写给高更的一封信中被划掉的、未寄出的片段。

武藏国越谷郊外,出自《富岳三十六景》系列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富岳三十六景》是日本浮世绘艺术家歌川广重创作的两幅木版画的标题,描绘了从不同地点和距离看到的富士山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的景象。 1852 年系列由佐野屋喜平出版,为横向中版画,而 1858 年系列则为纵向大版画,由茑屋吉藏出版。 此前,葛饰北斋在其两幅系列画作中也涉及同一主题,分别是创作于约 1830 年至 1832 年的《富岳三十六景》和出版于 1834 年至 1849 年的三卷本《富岳百景》。 这幅版画展示了从现代神奈川市武藏国看到的富士山,是 1858 年出版的第二个系列的一部分。

樱花和伯劳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梵高受这类日本版画的启发,这些版画被称为“花鸟画”(kachōga)。日本艺术家经常从自然中取材,例如这幅以花鸟为主题的版画。传统上,他们会将这些花鸟画放在一起,有时还会配上一首诗。在日本,这些色彩鲜艳的版画常用于室内装饰:它们被贴在墙壁或屏风上。梵高也经常在自家墙上悬挂日本版画。他热爱细节,这一点在他自己的作品中也能体现出来。

海牙附近的郁金香花田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这幅作品是荷兰艺术财产收藏 (Nederlands Kunstbezit-collectie) 的一部分,该收藏由二战后从德国收回并由荷兰政府托管的艺术品组成。这幅作品借给了梵高博物馆。)荷兰色彩鲜艳的球茎花田给克劳德·莫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86 年初春,他写信给一位朋友说,那种景象“无法用我们贫乏的色彩来表达”。莫奈以前去过荷兰,但这是第一次画花海。回到巴黎后,他通过艺术品经销商 Boussod, Valadon & Cie 卖掉了这幅画,特奥·梵高曾在那里工作。他的兄弟文森特很可能在那里看到了它。文森特逐渐欣赏莫奈敏捷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

从巴黎圣母院桥上看到的司法宫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RHINOSHIELD x 文森特·梵高

奥古斯特·勒佩尔出生并工作于巴黎,到1889年创作《司法宫》时,勒佩尔已成为他那一代最著名的版画家之一。这幅木刻画色彩细腻、融合、流畅,印在光滑亮泽的纸张上,展现了奥古斯特·勒佩尔精湛的技艺,这些技法源自19世纪后期在法国盛行的日本木刻画。它尤其令人联想到歌川广重的作品,歌川广重的构图充满氛围,常常描绘人物过桥的场景。这种来自东方的影响被文森特·梵高、克劳德·莫奈等人所继承。

激励下一代

我们很荣幸有机会以我们最擅长的方式,帮助更广泛的受众接触梵高的作品:以最坚固的画框保护,以最高的印刷和色彩质量忠实呈现,并触手可及。我们希望这套藏品能激励您学习新技能,发现新的爱好,并记住,没有失败,只有宝贵的经验。

在此探索 RhinoShield x 梵高博物馆全保护手机和 AirPods 保护壳系列。
访问梵高博物馆的官方网页,了解有关梵高的生活和作品的更多信息。